中医认为,秋初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在发生变换,既有夏季的余留之热,同时更有了秋天的燥气,因此,早秋调养相当重要。
推荐药膳
百合银耳羹
百合是秋季时令滋养佳品,有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之功。
材料:百合15克,大枣5粒,银耳20克,冰糖20克,水适量。
做法:将百合用温水泡软(新鲜百合洗净即可),大枣去核后切小丁备用,银耳用水泡软洗净、去硬蒂后,放入搅拌机,加2杯水,稍打碎约30秒,勿打得太细,以保持口感。将打碎的银耳、冰糖、百合、大枣丁、水放入锅中,置于电锅内,外锅加1杯水开始蒸煮,熟后即可。
功效:滋阴润肺、清热止渴。
秋梨山楂汤
秋梨有生津、润燥、清热、化痰的功效。适合热病津伤,烦渴消渴、热咳、痰热惊狂、便秘等症。
材料:秋梨1个,山楂适量,蜂蜜30克,清水适量。
做法:秋梨去皮去核,切成小块倒入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没过秋梨,旺火煮开,改小火煮至秋梨软烂。山楂两头去掉,切开两半去籽,洗净备用。秋梨煮到软烂后加入山楂,继续煮10分钟,兑入蜂蜜即可关火。
功效:清心润肺、化痰祛浊。
银耳莲藕片
莲藕具有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心安神、解毒消肿、健脾补肾的功效。
材料:鲜莲藕1大节,银耳30克,红椒、生姜、色拉油、香油、醋、糖、盐适量。
做法:鲜藕洗净去皮切成薄片,银耳泡开,红椒、姜切丝;锅内烧开水,放入藕片略烫,浸泡片刻,沥干水,拌入银耳,另起锅,放入香麻油、色拉油,烧至五成热,放入姜丝、干红椒略爆,再加入醋、糖、盐烧开;将烧开的料汁淋在藕片上,加盖焖2分钟,拌匀即可。
功效:养阴润燥,除烦和中。
虫草老鸭煲
材料:虫草10~15克、老鸭一只、料酒、胡椒粉、食盐适量。
做法:鸭宰杀剖腹去脏洗净,在开水锅内略焯片刻捞出过凉水备用。虫草用温水洗净泥沙,姜、葱洗净切片待用。将鸭头顺颈劈开,取8~10枚虫草纳入鸭头后用棉线缠紧,余下的虫草一起装入鸭腹内,放入容器中。再注入清汤,加食盐、胡椒粉、料酒调好味,用湿棉纸封严容器口,上笼蒸约1.5小时即可。
功效:主治肺肾两虚、气阴不足、免疫力低下,起滋阴润肺、润燥止咳的作用。
柚子鸡
柚子酸甜,夏秋交替时吃它有助于收敛,果肉具有健胃化食、下气消痰,润肺生津之效。鸡肉温中益气。
材料:新鲜柚子1个、仔鸡一只、盐适量。
做法:柚子去皮去核取肉,鸡洗净去内脏。把柚子肉塞进鸡肚内,用洗净的棉线把打开的鸡腔稍微缝起来。放入瓦煲中,加水1500毫升,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后转小火,慢炖约2~3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健脾胃、理肺气。
青鸭汤煲
鸭子味甘、性凉具有滋阴补虚、除骨蒸劳热、消肿止痢、止咳化痰等功效。
材料:青头鸭1只,青萝卜500克,陈皮少许,生姜2片,盐少许。
做法:鸭子洗净,切块、不切块均可,焯去血污,冲洗干净。青萝卜去皮,切厚片。陈皮浸软,切丝。待汤锅的水烧开后,放入所有用料,慢火炖约1小时。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。
功效:滋阴补虚、清热润燥、利水消肿。
未病先防
防秋季腹泻
秋风渐凉,穿衣要护好腹部,还要注意双脚保暖,颈部到后背也是需要照顾的地方,不可吹凉风。
敷一敷--和胃理肠
材料:砂仁5克,艾绒5克,蜂蜜适量。
操作方法:将砂仁研成粉,放入艾绒和适量蜂蜜制成药糊备用。取少量药糊加热后放在纱布上,敷于神阙穴,待冷却后更换,每次敷10~15分钟,1周3~5次。
功效:温中散寒,和胃理肠。适合贪凉饮冷过度造成的脾胃不适者。
防秋燥症
秋的凉气与燥邪结合,为凉燥,凉燥严重时,抵抗力差的人可能会出现感冒咳嗽,多表现为怕冷,无汗,口干,鼻咽干燥,咳嗽痰稀,口不甚渴。
燥气与夏季的余热结合,为热燥,热燥严重时,可能出现发热,干咳少痰,皮肤干燥,鼻干鼻塞,咽喉干痒,口干舌燥,想喝凉水,心烦,大便干燥等症状。
轻度的干燥症状可试试代茶饮,如果症状明显,建议去医院就诊。
凉燥代茶饮:苏叶、橘皮各6克泡水或煎水饮用。
温燥代茶饮:百合、麦冬各6克泡水或煎水饮用。
防感冒
此时气温多变,也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。因此,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。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去公共场所。平时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,也有助于预防感冒。
佩戴香囊
取藿香、羌活、白芷、薄荷、石菖蒲各10克,佩兰15克、金银花20克,做成香囊,佩戴在身上,有预防和调治感冒、咳嗽、气喘的作用。
防暑湿
此时夏季的暑湿之气还遗留在室内,这个季节要勤开窗通风,除了让空气流通外,开窗通风还可以让秋天的肃杀之气将暑湿带走。